昨天滿滿行程中的其中一個工作訪問
我相信一定有人想說縮圖跟一進去的人怎麼不一樣🤣(讓各位疑惑不好意思啦)
分享一下身為小小流量YT遇到的經營情況
然後聽大大流量的 呱吉 怎麼說
謝謝 TVBS 徐葳倫 邀訪報導
—————
我自己的一些觀察沒有被剪進去的還有一些順便一起說說,也歡迎一起來討論
-
🌟 許多電視台節目、新聞設立頻道,搶攻網友的時間和眼球,發燒影片前十名比起以往KOL較難爭取版位。
-
🌟雖然有給新頻道推薦曝光的機會,但觀看使用者增加的速度和新創作者增長的速率不同
綜合考量影片觀看次數、被觀看的長度 、 觀眾參與度等因素。頻道變多,一部影片平均互動變少,則以小頻道來說流量就會被稀釋了。
-
🌟即使訂閱數多,在新影片推出時也不一定會推播給訂閱者;現在使用者選擇觀看的方式,有部分是直接滑開首頁
而首頁出現的推薦影片是YT根據分析、演算法後挑選給使用者的較有興趣的主題;此外,現在一個人訂閱的頻道數量可以很多,所以訂閱,不代表就一定會看見。
-
🌟興起的多平台包含Podcast(聽)、Clubhouse (某種程度來說我覺得算視+聽,因為房間人比較多的時候我會認真看一下現在在發言的是誰)、Netflix(視+聽)⋯等,都會瓜分閱聽眾專心坐下來看螢幕的時間。
-
🌟最後就是我自己檢討的部分😆
非常贊同呱吉說的新鮮感,也是我比較大但弱項;要在節目中游出來,要企劃更多內容的獨特性,當然還有一直以來的人設問題。
-
目前有在做的部分是更重視和優化SEO、主動連結增加曝光、計畫增加部落格的平台,多角經營加深粉絲黏著。
然後就是2021年的求生存轉型,終於動工設立了公司,除了主持和經營頻道外,尋求更多的可能性。
-
以上,好多字~
反正結論:就看一下這則新聞專題好了~